里程碑与新起点:共绘中国肿瘤领域未来图景

业界领袖齐聚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学术年会,旨在加速创新癌症解决方案在中国的落地与应用

里程碑与新起点:共绘中国肿瘤领域未来图景
中外临床专家与因美纳大中华区企业代表参与CSCO学术年会
2025年10月8日

中国医药创新正迎来前所未有的爆发期。得益于政策支持、资本投入和科研能力的持续增强,中国正加速提升其作为全球创新中心的影响力。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临床试验登记数量跃居全球第二,过去十年间,中国医药与医疗技术专利数量实现近四倍增长。

在此背景下,第28届全国临床肿瘤学大会暨2025年CSCO学术年会于9月在山东济南召开。作为肿瘤学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学术平台之一,CSCO学术年会正逐步成为中国肿瘤科研成果走向世界的重要窗口。本届大会系统呈现了肿瘤防治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与临床实践成果。

大会期间,因美纳举办“从实验室到临床:多组学解码肿瘤全景 点亮精准医学新曙光”专题会议,携手国内外肿瘤临床、分子病理及医药研发专家,围绕实体瘤生物标志物应用、肿瘤药物创新、粤港澳大湾区精准诊疗等话题展开深入交流。

新一代测序与多组学技术的进展,推动肿瘤机制的深入理解与临床转化

肿瘤治疗正经历深刻变革——从基于器官和组织学的分类转向基于分子特征的精准分型。随着新一代测序(NGS)技术的发展,研究者将能够整合基因组、转录组、蛋白组等多维度信息,推动实现不同组学维度的肿瘤全面洞察。大规模基因组学和多组学项目的推进和数据积累,也在不断深化我们对癌症发生与发展机制的理解,为肿瘤精准分型和转化研究带来更多可能性。

广东省人民医院张绪超教授指出:“NGS和多组学作为生命科学的核心工具,其持续发展与融合,正帮助我们更深入地识别疾病的驱动因素,推动肿瘤诊疗从单一靶点探索迈向多标志物驱动的精准模式。同时,通过分子层面的深度解析,我们能够揭示疾病的演化轨迹与潜在治疗靶点,加速科研成果向临床应用的转化。”

中外实践交融,从前沿探索到临床落地

随着临床实践中肿瘤检测的深入应用,如何提升肿瘤精准诊疗的可及性和检测效率成为临床专家的关注重点。全景变异分析(Comprehensive Genomic Profiling,CGP)技术作为肿瘤生物标志物检测的核心工具,能够全面分析肿瘤基因组特征,识别与疾病进展、药物敏感性相关的变异,显著提高靶向治疗的匹配精度。

浙江省肿瘤医院曹文明教授表示:“中国亟需开展更具本土人群特异性的乳腺癌临床研究。通过系统化且高灵敏度的基因检测指导临床实践,乳腺癌患者的临床预后显著改善,这也为临床医生开辟了新的治疗路径。”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圣迭戈分校(UCSD)临床基因与分子病理负责人SONG Wei教授分享道:“我非常关注推动院内检测的工作,帮助临床病理医生更快进行肿瘤的分型。CGP检测方案具备简洁的端到端工作流程和集成的数据分析能力,能够快速产出高质量的结果,满足院内检测对效率与准确性的双重需求。通过开展本地项目,积累本土数据库,我们正在推动真实世界研究的深入开展,以数据驱动精准医疗的可及性和临床价值的持续提升。”

随着NGS及多组学技术产生海量数据,因美纳亦通过生物信息分析软件以及AI技术助力解锁更深层次的分析能力。近期,英国生物样本库(UK Biobank)采用因美纳的软件分析50万个全基因组,共识别出15亿个变异。相关数据成果已发表于《自然》,并向全球制药合作伙伴开放。

医研协同,共促中国医药源头创新

在中国,多组学技术、人工智能(AI)等前沿工具正在深度融入肿瘤诊疗全过程。在CSCO现场的直播对谈中,昌平实验室资深科学家高晨燕教授强调:“临床研究是推动创新药物研发和优化诊疗路径的关键引擎。”同时,哈尔滨血液病肿瘤研究所马军教授介绍:“血液肿瘤是一类高度异质性的造血系统恶性疾病,以NGS为代表的前沿技术显著提升了对肿瘤异质性的监测能力。基于NGS的循环肿瘤DNA(ctDNA)检测,具备高度特异性和灵敏性,可用于监测B细胞淋巴瘤的微小残留病灶(MRD),成为可靠的疗效评估指标。推动肿瘤诊疗创新,需要科研、临床与产业的协同努力——一切都是为了患者。”

“先行先试”创新经验启示

自2020年11月香港卫生署政策的落地,粤港澳大湾区构建起了创新诊疗方案落地中国的重要桥梁。 截至2025年6月,“港澳药械通”已覆盖45家指定医疗机构,引进药品51种、器械63种,累计惠及大湾区患者万余人次。

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药品研制和开发工作委员会(RDPAC)前执行总裁康韦表示:“中国是全球药物创新的重要源头,在国际临床试验的参与度不断提高。大湾区生物医药产业的优势发展机遇在于借助‘粤港澳药械通’政策,提供了创新医疗资源应用的开放性窗口,吸引全球领先的企业伙伴共同探索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加速推动创新药械从实验室走向临床,驱动真实世界突破。”

因美纳持续建设和投入研究和临床解决方案,致力于将先进的肿瘤分析技术推广应用,以满足客户多样化的生物标志物分析需求。2024年8月,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了全球首个泛癌种CGP NGS伴随诊断IVD试剂盒——TruSight Oncology Comprehensive及首批伴随诊断适应症。

《大湾区精准肿瘤医学共识文件》编写的组织者,香港综合肿瘤中心区兆基教授也介绍了“港澳药械通”以及专家共识对变革肿瘤治疗的意义:“今年,以美国FDA获批产品 ,例如TSO Comprehensive,有望陆续落地香港,未来将为国内患者提供更加前沿的CGP检测选择。这不仅将提升精准医学的普及水平,也有助于改善海外获批疗法在本地支付环境下的可及性,最终惠及更多患者。”

本土创新深化,赋能中国精准医学未来

因美纳在中国持续加大本地化投入,提升客户服务与支持能力。今年8月 ,因美纳与合作伙伴贝瑞基因共同开发的NovaSeq™ 6000Dx-CN-BG 基因测序仪正式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Ⅲ类医疗器械注册证,为临床高通量测序提供利器,支持遗传病检测、生育健康、肿瘤检测等临床应用场景。今年,因美纳还正式启用全新北京客户体验中心,上线因美纳微信官方商城,由此形成了覆盖线上线下的全渠道服务闭环,为客户更好提供服务、提供支持。

因美纳全球高级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总经理郑磊表示:“我们将携手国内外专家推动科研成果加速转化,让前沿技术真正惠及患者。随着中国肿瘤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创新技术的广泛应用,NGS与多组学的协同发展与本土化战略相结合,将为全球肿瘤防治贡献‘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近期文章

内布拉斯加在精准肿瘤学领域的独到经验
内布拉斯加在精准肿瘤学领域的独到经验
将肿瘤学领导者联合起来,推进基因组学的可及性
将肿瘤学领导者联合起来,推进基因组学的可及性
全力以赴,迈向多组学新时代
全力以赴,迈向多组学新时代